镀锌带钢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镀锌带钢厂家
热门搜索:
成功案例
当前位置:首页 > 成功案例

机械-民族包装食品走俏(二)

发布时间:2021-10-25 09:45:00 阅读: 来源:镀锌带钢厂家

我国厂商如进军欧洲市场?  新加坡厂商如何掌控这个市场机会?  首先,根据欧洲客户的1些反应,企发局对出口商作出了以下的建议:  ·欧盟证书:出口到欧盟,肉类、乳酪、和海鲜产品必须取得证书;  ·国家证书:出口到欧盟,需取得英国零售商财团(BRC)证书和德国国际食品标准(IFS)证书;  ·产品标签:必须符合个别国家的规定,和采取当地语言;  ·基因改造食品(GMF):产品不可含有这类成分;  ·及时交货(JIT):这是直接卖给欧洲零售商的送货方式。如果在新加坡生产,急需送抵欧洲,这多是个挑战。  ·产品的味道需要改变,以逢迎当地人的口味;  ·厂商如果已有欧洲客户,取得新订单的机会将更高。  有关的集体行动可包括以下情势:  ·在欧洲展销新加坡食品,以便接触采购商;  ·在超级市场进行促销,以接触顾客;  ·媒体报道与公关工作;  ·与新加坡旅游局合作,旅游局在海外活动时将宣扬新加坡食品;   欧洲采购商也提供了以下成功要点:  ·积极跟进采购者的询问(提供样本和所要的资讯);  ·初次联系后,到欧洲会面采购者(公司本身或跟团皆可);  ·推出适合当地口味的产品;  ·开发杰出、独特的产品;  ·取得证书(欧盟、英国BRC、德国IFS证书)。要卖给主流零售商,就必须取得证书。  企发局方面也为本地公司提供其他帮助。梁静芬表示,伦敦、法兰克福、和莫斯科等办事处都积极的与主流零售商、分销商和批发商们联系,了解它们所寻觅的产品,以肯定能满足它们的需要的新加坡厂商,并把信息传给厂商们。  她说:“我们在英国、法国、德国、荷兰和俄罗斯已这么做。今后,我们也将留意新兴市场的商机,例如中欧和西班牙。”   企发局也与商会们联合主办贸易展和在大型贸易展参展。她表示:“我们约请采购商到我们的新加坡展览棚参观,也组团带新加坡公司到欧洲,让他们1对1的会面。”欧洲采购者也受邀来新造访本地厂商。  本地3合1咖啡打进东欧  富旺朝团体(Food Empire)是其中1些成功打进俄罗斯市场的新加坡公司。  这家本地挂牌公司生产和行销它的旗舰产品——MacCoffee品牌的3合1咖啡。咖啡粉、糖和奶混在小袋子,1包可冲1杯。  最初,富旺朝是出口到波兰和匈牙利。当时这些国家正脱离共产时期,对该公司的产品有“巨大的胃口”。  虽然3合1咖啡在我国很普遍,但在俄罗斯却是前所未闻。富旺朝团体董事经理陈远昭遇到的商人,对3合1咖啡极为赞美。  至今,富旺朝团体已售出20亿杯即冲即饮咖啡到独联体(CIS)国家,即当年组成苏联的国家,包括俄罗斯。  在2006年财年上半年,富旺朝团体的1亿零429万元营业收入当中,57.7%收入是来自俄罗斯、东欧和中亚,第2大市场占收入的36.2%,其他占6.1%。  它如何成功进军俄罗斯市场呢?富旺朝团体常常支援在莫斯科的大型活动如世界花式溜冰赛和ProdExpo展览会,以建立它的品牌名誉国有土地征用需要哪几个部分批准才合法。它也按时举行样品品味活动,设立摊位提供免费的热咖啡,让热腾腾的MacCoffee驱除俄罗斯冬季刺骨的寒冷。  陈远昭认为:“如果人们没有购买第1包,他们就不会知道它有多好违法搭建可以强拆吗。”另外,富旺朝为俄罗斯消费者推出更多糖的咖啡,以逢迎他们很爱甜的胃口。分销商和产品价格也不容忽视。  还有重要的1点——信任。他说:“在俄罗斯,关系很重要。如果你能够建立良好的关系,你将发现这些人将和你同甘共苦。”例如,在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时期,俄罗斯伙伴们并没有逃债,而是与富旺朝团体共商还债计划。  本地速食面进军欧洲20年  达辉食品私人有限公司(Tat Hui Foods Pte Ltd)在20年之前便开始出口到欧洲国家。  达辉是我国速食面制造及出口商,生产可口(Koka)、3和(Sanwa)和Yoodles速食面。这些速食面销售到爱尔兰、英国、法国、荷兰、丹麦、瑞士和其他欧洲国家。可口速食面是该公司的主要品牌。  达辉食品私人有限公司行销董事林香受询时流露,出口到欧洲市场,主要的挑战是那里的高昂经商本钱、了解当地人的需要、和取得顾客的信任。  她表示:“我们在欧洲并没有办事处,我们向来是与在当地已建立销售网络的欧洲分销商合作。  “欧洲对我们非常重要,由于它占了我们公司出口收入的接近5分之2。”  而且,她指出:“虽然商业本钱高,欧洲的政治经济环境非常稳定,这为达辉提供了良好的长时间潜能。另外,那里的竞争较重视产品的品质,不单是价格。这与美国市场不同。”  最后,她表示,为扩大销售和提高在欧洲的市场占有率,公司计划在研发方面作更大的投资、推出更健康及创新的产品,以应付需求的转变。“感谢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提供的各项支援计划,这使我们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多的进展,这在高度竞争的市场极为重要。”  信息来源:联合早报